看看看到有人说36W+早产宝宝不能买保险。话说我家宝宝是足月出生的,当初因为黄疸高去儿童医院住院照蓝光,结果检查出来卵圆孔未闭,咨询了很多保险公司,重疾和医疗也是不能承保,只能买意外和居民医保。
四月龄的时候我去亚心复查了心脏彩超,还是提示卵圆孔未闭,其他都正常,拿到结果询问医生,医生说不要紧,这个终身有都没关系,不用过于担心,一周岁或者学龄前复查都可以。为啥就买不了保险真是奇怪?!
不能买保险不知道,但是没闭合,我小孩出生也有,后面会继续发育。我小孩好像是一岁还是半岁检查就闭合了,现在每天运动量大的很,每天一头汗,爱跑爱跳的。
卵圆孔是心房间的小孔,在胎儿时期,是心房间的血液通道,一般出生后或一段时间内会闭合。
正常情况下,人的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之间是互不相通的,如果相通,就是房间隔缺损,卵圆孔未闭是房间隔缺损的一种。
2 卵圆孔未闭的危害
长期以来,医学认为卵圆孔未闭不会引起临床症状和体征,不会造成临床后果。——这解释了为什么医生说:“不要紧,这个终身有都没关系,不用过于担心”。
但近年来,研究发现卵圆孔未闭患者发生脑卒中、偏头痛、外周动脉栓塞等疾病的风险,比正常人群发生同类风险的概率,会成倍数的升高。——这解释了为什么保险公司会趋于谨慎,给“延期投保”的结论。
说白了,临床医学探讨的是,有没有必要进行医学干预;核保医学探讨的是,这类人群会不会比其他人群发生风险的概率高。
3 卵圆孔未闭的核保
前面说过,一般给“延期投保”的核保结论,原因如下:
2010年9月1日~2011年4月30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住院,且彩超检出卵圆孔未闭的足月新生儿131例,分别于出生后3、6、12月龄定期随访,3月龄时卵圆孔闭合率为21.4%(28/131),6月龄累计闭合率为67.9%(89/131),12月龄累计闭合率为95.4%(125/131),统计数据显示,新生儿期卵圆孔越大的孩子,闭合率越低。
上述6名12月龄时卵圆孔仍未闭合的患儿,2岁时再次随访发现:
a. 新生儿期卵圆孔 5mm的两例患儿,均已闭合
b. 5mm≤新生儿期卵圆孔 6mm的两例患儿,1名闭合,1名未闭合
c. 新生儿期卵圆孔≥6mm的两例患儿,1名闭合,1名未闭合
所以,保险公司不会一刀切地把“潜在小客户”挡在门外,而是会等,等“水落石出”!
对于卵圆孔长期不能闭合者,各保险公司的处理方式各异。考量要点包括:卵圆孔大小、是否有症状、是否影响循环系统等进行综合评估。如果已经手术治疗,会结合治疗的时间、恢复情况进行评估。
手术治疗的方式是介入封堵术,通过大腿根部的股静脉,将一根导管送入右心房,穿过未闭合的卵圆孔进入左心房,释放封堵器,从而关闭卵圆孔。
4 我女儿的情况
女儿不到三个月时,在社区医院进行儿保检查,社区医院的医生诊断出心脏有杂音,要求带孩子去大医院检查。于是去了家附近的三级医院,医生愣是没听出来有杂音,叫来另外一个医生,听完说确实有杂音,社区医院的医生挺厉害。
于是又带着孩子去了安贞医院,彩超显示,卵圆孔3mm,随诊。
满3岁后,再次去安贞医院复查,医生说已经闭合了,由于当天下午人不多,接诊的医生(估计30出头,不是专家号)很耐心地给我们好好科普了一下,包括如果不闭合,需要怎么治疗等等。
回家后,我就马上帮她把保险买好了!
孩子不舒服,家长很紧张,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多花点钱挂个专家号,其实绝大多数情况下,医生会自认为接诊这个体况就是个体力活,年轻医生的接诊态度反倒好很多啊。
5 未闭合的情况下,能不能买重疾险
倒还真有保险公司可以在未闭合的情况下承保,本来保险公司之间比拼的项目,除了营销能力、投资能力外,很重要的就是经营风险的能力,别的公司谨小慎微,它却认为风险可控进而承保,其实也正常。
@vx397970931 那到底能不能买呢?我家是2毫米,心脏彩超显示其它都正常,你女儿满三岁没闭合你怎么赶紧买的呢?
@chenliangyu123 这个好像不要紧,我产检的时候没有提示过这些,每个人出生其实卵圆孔都是未闭的。只不过大部分出生多长时间内会自动闭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