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成渝这两个2000W+的城市坐镇,西部永远比中部受重视,武汉得找对自己的定位,成渝已经是不可超越的对手了
扒皮了扒皮了,这个微信号就是成都人在运营
“2014年,当我从成都来到武汉这个陌生的城市创业,没有任何资源、关系和背景,也不认识任何人,期间也经历了无数的坑,一路走来,摸爬滚打,不断试错。幸运的是,因为做了光谷客…”
怪不得黑武汉黑的那么尬,吹成都也吹的那么尬
@loveguanggoo 没事,这不正好说武汉是成都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吗?如果武汉是普通三线城市,成都也不会无聊浪费时间,成都从不会黑北京上海,也不会黑襄阳宜昌,成都除了黑武汉,也经常黑重庆杭州和南京,也说明同等城市之间竞争异常激烈
@ssis909 从今以后,我恶心成都这个城市的一切!这个城市黑其他城市已经黑魔怔了,zf带头,媒体主导,全民参与
他遇到的不是武汉的问题,而是整个国资国企都有的问题,国资国企的投资项目哪个决策不是几个月大半年或者一年,开会讨论几十次群体决定的?
要真是享受那种快节奏的投资成就感,就别进主营业务突出的大型国企的投资子公司!
@sky0014 ……你看看我之前的那么多回复,我像是小号吗……我是不知道这个论坛为啥对成都有这么大敌意……不管是不是政策支持营销啥的……七普数据一出来,你出了武汉问问其他人认不认为武汉还是和成都一个层面的竞争对手……
@bayern 为什么七普出来后我反倒觉得成都实际上比我之前以为的要更弱?讲道理,疫情前成都gdp也就领先武汉几百亿,比武汉多900万人,想了下,如果是900万头猪全部卖掉产生的gdp大概就是几百亿?
@bayern 因为你这样吹成都的人多了,很烦人。国内各种排名上我是没看出武汉跟成都不在一个层面上,估计就成都吹这么认为
@sky0014 然而这些成都吹最自豪的人口,又被重庆碾压,所以重庆一直是成都人最不敢去面对的城市
@sky0014 排名对于大多数人没用啊兄弟,武汉和南京很像,大区中心,综合实力真是毫无短板,七普武汉还能热搜上趴一会儿,你看看南京,现在人口都没破千万,啥声音都没有,宣传上声势都弱了……我在武汉过的贼舒服,我也觉得武汉适合生活,可是无远虑不行啊……你看看七普之后的群魔乱舞?声势上郑州长沙都快压不住了……
希望抛砖引玉,引发更多思考和讨论,共同关注和聚焦武汉的城市发展与产业升级,也欢迎给光谷客供稿,或在评论留言区讲述你的经历和思考。
后续,将同样用真实案例,以点带面,反映武汉科技创新与民营经济的市场环境与人才生态,欢迎关注和讨论交流。
别人是为了武汉更好的发展,不要太敏感!
@loveguanggoo 你觉得这些客观真实存在的声音,是在诋毁武汉吗?让这些声音发出来,传递出来,是在诋毁武汉吗?批评不代表否定,更不是诋毁。一座城市如果连一点点批评和不同的声音都容不下,如何能容得下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呢?只喜欢听赞歌和好话,不是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与心胸。
@chengdu 你问问成都的天府论坛,能不能说他们的缺点,他们保证骂死你。你问问上海的篱笆论坛,能不能说上海的缺点,他们也会骂死你
@loveguanggoo 哈哈,你这不仅是扒皮,你这是把成都吹的裤衩给扯掉了。奉劝成都吹,回你家天府去,别在武汉带节奏
武汉因为疫情人口被低估了,1400-1500W的常住人口才是武汉应该有的样子,重庆3200W人,陕西3900W人,安徽6000W人,江西4000多W人,都能给当地支撑起一个千万人口的城市,湖南7000W人也之比湖北多1000W人,武汉市**提出2000W人口的目标肯定是有底气的!总之,武汉的发展又进入的爆发期
武汉就这样也挺好的,经济发不发展,与人民幸不幸福没有必然关系。
干嘛一定要求武汉发展经济了,安静的躺平不是挺好吗
我真的没有说反话,武汉,这个城市太累了。
从太平天国开始就么有消停过,真的,太累了,休息一下
别吹其他城市踩武汉,过两年见真章,就像疫情发生前,几家知名网站一些吹阿三和越南的,借此带节奏说我们国家这不行那不行,黑天鹅疫情事件出来后这些吹们的灯塔国家就裸泳了,一个城市包括一个国家是否强大在于重大突发事件爆发后处理的环节及细节,所以我坚定看好武汉未来几年的发展。
同计划离开武汉ing,三年内移居东部某市,土生土长喜欢这,单纯想换一下一成不变的生活方式。
喜欢武汉的生活气息,但是不喜欢武汉的工作氛围,讨厌深圳那不要命的加班生活,有解吗?
很早之前在社区上结识了光谷客的老久,也近距离观察过他其他几个项目(好像现在都因各种原因没有做下去)。
主观上不喜欢,我认为他本质上是一个投机、逐利的人,当然这样也没错。但让人不舒服的点在于,他喜欢包装上一层崇高的清高的、忧国忧民的情怀,以理想之名,谋权钱之实,我称之为“文人式虚伪和现实”。我接触过的很多记者、文人、高校老师都是这样,可以暂时哄哄小年轻,但我们这种老江湖一眼就看穿了。
其实光谷客这个公号一直以来也是断断续续在运营,其间他们也做过房地产的推广运营、装修,民宿……尝试过很多项目,但都没有做好,这也是文青创业的一个问题,太想修饰自己的欲望,就会让盈利模式变得很不清晰,从这个层面,反而不如赤裸裸逐利的商人,赚鸡毛蒜皮钱的小个体。
光谷客这个公号的文笔其实很一般,特点就是写得又长又繁冗,但是真正的信息量其实不大,写的全是笔者的絮叨,和“大家都知道但是你一一罗列出来”的长篇废话。
这次写“武汉留不住人才”专题,看起来好像是深刻反省,为武汉忧心重重,但本质也只是光谷客抓了个热点,做的一期话题。想当意见领袖,想透过流量赚钱赚名,获得更广泛(上面)的关注。看过他们的文章你会发现,他对于“上头找他谈话”、“上头关注到了这件事”,似乎有种隐隐的骄傲。
作为一个真正爱武汉的人,土生土长后又回到武汉工作创业成家的武汉人,我没有觉得他多爱自己的家乡成都,也没有觉得他多爱武汉。写文章说到底就是一门生意,扇动了人们的情绪,制造了一些话题,就赢了。
还有文章里提到的张大水,首先张大水本来就不是武汉人,他是重庆人在武汉开店,咖啡生意不好做,转战去云南,这又有什么好奇怪的,昙花林这样的小店主不要太多,豆瓣上这样的红人也不要太多,也值得当一个现象出来写?
我只能说是自媒体没有什么题材了,为赋新词强加意义。
这些人来的时候,想融入,就拼命说爱这座城市,待的不舒服了,想走了,又拼命说这座城市不好,让自己失望了。但我想说,决定留下和离开,都是个人主观原因,每个人情况不同,也不能复制。你遇到了什么朋友,贵人,爱人,或者经济条件的改变,都会影响你的决定。而媒体只是炒作,把平淡无奇的事情文艺化、意义化,迎合人的情绪。
【武汉,要改善的,不是营商环境,而是人文环境。要改变和重塑的,不是城市外观,而是城市的文化与价值观。】
——这种话,说了等于没说;你以为别人都不知道,就你意识到了。
文化软环境的建设周期,要比城建等硬件建设漫长复杂很多,一两篇不痛不痒的文章,除了引起大家群起抱怨,真的毫无意义。
这和蒋方舟拿了日本人钱写文章,这个光谷客明显也是拿了西部某城的钱办事 一个道理啊。大家都去抵制蒋方舟,其实一样屏蔽光谷客就行了。
我在深圳华为工作了10年然后回武汉定居,我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同事,同学和朋友,都有武汉生活得很好,对武汉充满了真挚的热爱。欢迎来采访我。
@loveguanggoo 哈哈,我太喜欢你了,不能太真相,不能太内涵了,但又如此真实,无法反驳。多出的900万人如同影子般的存在,只为了在人口数量对比上闪亮登场,创造价值的时候就都躺尸,哈哈!
武汉的大环境已经在慢慢变好,政务部门的公务人员、服务员、甚至公交车司机,基本素质都好很多了。
两篇文章都看了,把ctrl+H把武汉换成其它城市,也一样可以再在对应城市的本地公号发一篇出来。
武汉未来的顶梁柱是谁现在还不清楚,但肯定不是这些所谓的忧思成疾的恰烂钱的自媒体者
另,涨大水的问题和无数辨识力低而致被骗最终失意失败的人没什么不同,和武汉真没什么关系
不知道公号这一波收割了多少流量,看公号文章底下放出来的附和的回复,也是让人很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