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活到26岁,一路走来,我从来不是顶尖的那一批人,但也没有堕落成什么不堪的样子。标标准准的上学读书,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毕业,工作生活。完完全全按照这个社会给年轻人的路,一步一步走过来。也许是不够努力,也可能天赋不行,考不上双一流,工作普普通通,薪水更是远远不及知乎平均。但是扪心自问,从小到大,我真没犯什么大错,也没走歪路,就是老师眼中的中等生,家长眼中的乖孩子,典型的普通人模板。可惜的是,如果只是普通人模板的话,要成家生孩子,压力不是一般的大。这里的成家生孩子,在我的概念里,两个人生活起码要有自己的房子,不靠父母的情况下能承受起日常的开销,我觉得这个标准不算特别高?然而事实上,房价这道门槛,没父母的帮忙已经过不去了,那么还是按照大部分人的模式,首付家里人帮忙,还贷自己来。好家伙,工作第一年,职场没整明白,背上先多了30年的贷款,每个月固定支出。之后考虑女朋友的事情,先不说追求要多少钱,就说情侣日常,各种节日的吃饭礼物又是一笔开支,更不要说结婚要考虑的彩礼。嗯,就当我命好,遇到通情达理、善解人意的女方,什么都不要。但入住新房,总要装修吧,总要家具电器吧,这笔钱哪里来呢?再回到题目,生孩子。本来两个普通人的工资,基本是能满足还贷和日常生活的。但如果生孩子的话,女方大概率一定时期内无工作,且因为孩子的关系,日常开销大幅度增加,这时候,压力已经开始绷不住了。孩子一落地,四脚吞金兽,懂的都懂,除非丝毫不管所谓的起跑线,就纯放养,不然又需要一笔深不见底的钱。而且这时候,双方父母年纪也大了,五六十岁,大部分疾病的高发期,中一个,家里鸡飞狗跳,要是中两个,都不敢想怎么照顾的过来。就这,还没提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那辈呢。说白了,现在的年轻人,都不说孝顺,反哺父母了,能不拖累他们就已经很成功了。有时候自卑,也反问过自己,真的有这么差劲吗?可想来想去,在同龄人里面,混个中等水平不算过分吧,垫垫脚,总还是够得上的。父母不用说,在有限的学历文化下,能帮我支付首付,已经很了不起了,说实话,我活到他们的年纪,真不一定能攒出这钱。怪社会吗?怪国家吗?也不至于,中国相比这个世界大部分国家而言,也相当不错了。其实我也不知道是谁的问题,哪里出了问题,可能绕了一大圈子,最后还是自己不够努力。但我总觉得普通人的模板,不该是这样的。(转发来源于知乎话题:00后比90后少4700W)
工作、买房、谈恋爱、结婚、生娃、照顾父母,这个跨度可以长达一二十年,你非得26岁的某1天把它整明白,你不是普通人,你是天命之子。
@edge 讨论一下 哈哈哈 逛知乎看到的 00后比90后少4700W, 有兴趣可以看看 发现上面说的一些看法挺有意思的。
@a1104020113 我敢预言,没有好的家境的00后继续走90后的老路。
在郭嘉 看来,都是韭菜,一茬一茬的。
看到抖音上知乎上这些年轻人我忍不住想问,为什么别人的二十多岁动不动收入大几十万,我二十多岁动不动吃不上饭呢
问题就是你想得到更好的生活,那有什么资格不努力,除了现在的中国,历史上的所有时期,普通人的生活应该都是吃饱穿暖。而现在普通人想过的生活是住大房子,娶好老婆,子女教育不用愁,父母养老不用愁。。我看美利坚也实现不了吧。。只能说未来可期
前些年,看到一个国外播主视频,很真实也很震撼,但是毫无疑问,国内看不到,讲的就是反思现实社会结构存在是什么导致的?用到了很多反问句,凭记忆复述几句,为啥都是生而为人,却将人分为了三六九等,有人生下来就有优秀的资源,可以享受高质量的教育资源?为啥地球那么一小部分人,却掌握了大部分的财富,如果是同一批人由于超于其他人的智慧,可后来的年轻人拥有同样的智慧也受制于窘境而无法取得成功?人性到底是善意还是恶意,如果存在恶意,那么善意到底展示给谁看,为了利益可以屠戮同胞,伪装善意却也可以取得谅解?.......还有很多很多,关于人性,关于财富,关于资源,都提出了质疑,里面最大的反问就是,有人穷其一生都为活下去而努力,有人却一生挥霍却还能富延后代,真的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一同努力达到的效果吗?
@royen 这就是“凭什么我努力一生,终点线还比不上别人的起跑线?”和“凭什么我好几代人辛苦耕耘却要跟你们只努力一代的平起平坐?”之间的矛盾。
有句话说,农民当了地主,比地主还狠。如果你辛辛苦苦努力了一辈子,最后什么也不能传给后代,你愿意吗?
所以财富资源的代际传递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只有当这种代际传递的积累效应巨大到底层无法生存时才会重新洗牌。
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但凡底层能生活得下去,就不会冒着丢命的风险去把牌桌给掀了,所以为什么要扶贫,就是这个道理。
再补充几句:不要老盯着不学无术的富二代,那些只会挥霍的富二代,会把富一代的积累消耗掉,而努力的富二代,则会让财富资源的积累越来越可观,所以任何事情都是有因果的,你这一辈子的努力,也是下一辈的起点。
还有,努力不仅包括战术上的努力,也包括战略上的努力,有的人只会埋头干活,却不会抬头看路,多努力也没用啊。就像说“选择大于努力”,其实并不完全正确,只是“战略努力大于战术努力”而已,很典型一个例子就是买房。战略上的努力需要眼界开阔胆大心细,确实是比战术努力更加难。
大家的祖辈都在辛苦耕耘啊,有的在城里,有的在农田里,为什么有的户口房子全有了,有的连养老金都发愁
@NO19 为什么有的祖辈在城里,有的祖辈在农田里呢?最初的这种选择也很重要啊。
就好像,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有的人不愿意冒风险下海,所以被下岗了,有的人抓住了机遇,就一下子富了。
@xiaorui123 你看明白别人发的 是中等人的一生。。审题哦 兄弟。 我是看完觉得挺忧伤的,现在没有背景,没有家庭条件说实话,双985也活得挺累的。。 不过武汉好歹还有希望,我是看到深圳那种双985,养个孩子,连吃个肯德基都不好意思的人,这个世界没那么美好鸡汤也没啥意义。
读书成功不等于生活成功,要生活的满意也得专门学习,那些学习好素质高的孩子也不是拿钱就能堆出来的,所以什么智商和能力回归平均值的举例不过是一群忘了事物本质的迷失者发出的呓语。
生活就是这样,总有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幸福与贫富无关,与内心相连,生活没必要让自己过得那么累,做好自己,过好自己的每一天,健康平安,平平淡淡就是福。
@Jocasta926 几代富豪养出来的部分无能无德、到处寻衅滋事、挑拨是非、骚扰他人、然后又让家长掏钱平事的那些臭窝囊废,见过的还少了?"农民当了地主比地主还狠",地主比地主狠?既得利益者为了维护地位的鬼话真是恶心。
中国古代王朝覆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土地兼并。每逢天灾,达官贵人们就会疯狂抬高粮价,走投无路的农民就只能卖田投身到贵人家里当奴才。于是几乎绝大多数的生产资料就这样一步步聚集到这一阶层中。而失去所有生产资料甚至连自己本身的所有权都在权贵手里的真无产们,在日日夜夜辛勤劳作还换不到维持生存的必须物资的时候,就只能怒吼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了。这个时候达官贵人也说了,这些田地财产是我自己努力得来的,没偷没抢,你们这些泥腿子自己没本事,活该挨饿受苦。是泥腿子比贵人们蠢吗?是泥腿子没有贵人们努力吗?是泥腿子天生就低人一等吗?不!是贵人们靠着自己的信息差,不断的固化阶层,拼命的垄断所有的资源。然后掉过头来嘲讽泥腿子们:“人家几代人的努力,凭什么输给你的十年寒窗苦读。”照你这等逻辑,合着得快把溥仪请回来,他家可不止几代,十几代的努力,说推翻还不是一样就被推翻了?
@ganggecz 不错,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但你也只说了其中一部分,达官贵人生来就是达官贵人吗?最早实行以物换物,后来有了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出现突出了什么?既得利益者从一开始没有的,后面为啥会出现?如果思考到这一层,就理解到了人性的一面。
@Jocasta926 说点简单你能清楚理解的,从书中了解到,后来是为了什么才有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直到现在,那些先富带动了后富了吗?要知道,最开始是吃大锅饭的,物资都是按需分配的,集中供给制度,为啥不行了?你如果再深入仔细思考就不会回复那些话了,具备独立思考有时候很难,但谁说不是一种乐趣呢?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shzy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社会zy中级阶段,是gcd领导、工农群众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shzy发展阶段,是工农群众组织起来、共同富裕的社会zy发展阶段,是基本没有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的阶段,是实现了五有社会的阶段。
我想说我们中国特色sh主义下一步到中级阶段, 那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个是不是就解了? 消灭了贫富差距, 中国没有穷人 
即使如此,这样的模板也是大多数人难以企及的了,26岁在大城市上车,又有女朋友,毕竟6亿人月收入才1000元
@ganggecz 如果有一天穷人吃不饱穿不暖了肯定会把牌桌子掀翻了的,现在没有掀说明没有被逼到绝路上去,历朝历代最后灭亡的时候都是因为底层活不下去了,所以也别说把皇帝请回来了这种话了,无论哪朝皇帝,最后让底层活不下去了,肯定是会灭亡的。
而一旦底层还能活下去,都不会去拼命的。
@royen 就是效率和公平的问题啊,效率才能提高生产力,大锅饭的结局就是大家都穷困潦倒。
不可能做到绝对公平的,做到扶贫就已经算是相对公平了,扶贫让底层活得下去,不可能保证人人都有优质资源啊。
@Jocasta926 有一点需要注意哈, 古代掀桌子的成本很低, 现在科学技术军事资料都高度集中, 穷人处在社会的中下层,没有任何资本可以掀桌子的, 总不能去厨房拿个菜刀就开始干吧?
所以现在就算是穷人也不会掀桌子, 相反可以好好的团结起来, 做好思想工作, 让穷人觉得自己是应该的,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