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两本书《刻意练习》;《终身成长》。觉着对投资有些启迪,解惑了我为什么炒股这么多年依然不赚钱,能力圈路径依赖以及突破舒适圈该如何去做的问题。
能力圈最底层的逻辑就是具有优势。投资要想长期复利增长,就是要积累优势。推荐两本书《人类简史》;《钢铁、枪炮、病毒》,第一本讲清楚了为什么地球现在是智人统治,而不是其他人族以及其他物种,第二本讲清楚了为什么今天世界格局是现在这个样子。生物学上有一句话:任何一个物种能够存活至今,只是因为积累了一点点优势。在漫长的投资生涯中想要长期生存,唯一的正途就是积累优势。
所以我经常做投资结果的归因分析,到底是优势还是幸运。其实很多人都没有意识积累优势,在优势的地方博弈,我爸投资三十年,一直都用明显处于劣势的方法(技术派跟庄炒股)从不改变总结成长。要发展能力圈积累优势,这就牵扯到一个往哪里努力和如何努力的问题,这也牵扯到天赋和努力的辩证关系。
天赋决定上限,努力决定下限。这就牵扯到没有天赋的地方是否该努力,如何努力的问题。
拓展能力圈的方法论是能力圈内技能上仓位博弈,能力圈外的策略努力做实验,培养技能。我就是一直做着股票投资的实验,这么多年却一直没有形成一种策略进入能力圈。《刻意练习》这本书让我有些醍醐灌顶的感觉,我以前做股票,类似于不停的去参加羽毛球比赛,很过瘾。但都没有做刻意练习,提高羽毛球水平应该是一个动作枯燥的练n多次。刻意练习应该是设立目标、不断练习、不断反馈,技能练到下意识,也就是系统二转换成系统一。做股票,我从没深入的从企业研究的角度,博弈研究的角度等等去做过深入研究,练习和反馈。我就是江边下象棋的老头,臭棋篓子一直下而已。提高象棋水平该是先把基本棋谱招式都背会,再去练习反馈。
《刻意练习》书中强调的天赋都是可以通过刻意练习达到的。但在投资这个复杂不确定系统中,我还是更偏向于天赋论的。投资天赋中性格占比很高,而每个人性格是天生很难改变的。投资中任何一个策略都只是概率问题,不会100%,即便概率再小,逆着性格的坚持,也很容易崩溃。就如在一米宽的路上走路谁都没问题,但在万仗高楼的一米宽的地方走路,很多人都不会走路了。对我自己,只要仓位过重,我就不会走路了。
以前我认为价投这路我根本就走不通,因为这个赛道高手众多,自己明显处劣势,而且价投需要很强的主观,一定的仓位,良好的持仓心态,这些都是我的弱项。注定走不通的路还需要匹配精力研究吗?《终身成长》告诉我这就犯了固定思维模式的错误,自我设限,应该以成长的思维模式,去刻意练习,针对性学习。因为投资市场最底层的资产还是股票,正确的姿势应该是努力去提高下限,至于说能否建立能力圈技能,这个按照实践的具体情况来判断就可以了,即便不能靠炒股建立能力技能,也会提高在底层资产衍生的其他品类的交易能力。
清晰自我的能力圈边界,清楚自己的优势在哪,别误把幸运当优势,同时我们都有路径依赖,这也是坚守能力圈的原则,但又不能固守路径,要打破路径依赖,用刻意练习的方式,终身成长的思维,去拓展能力圈,走出舒适区。
==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各位圈友切莫轻信他人的谣言/推荐等信息。本部分内容由网友发布,并不具备任何的参考性。
请您务必注意理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