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霍英东,一个是李超人。
出发点原本是好的,50年代香港人口暴涨,房子都是富人的,穷人是绝对买不起房子的。
于是,李嘉诚发明公摊面积,使得房子可以以“套”为单位进行交易(以前房子都是按“栋”卖的)。
霍英东发明预售制,香港称为“楼花”。购房者根据图纸“预订”房子,提倡分期付款,开发商收到钱后再盖。
以上两个做法都是当时逼不得已的权宜之策,目的是极大的降低当时购房者门槛,使得普通香港人也能够拥有自己的房子,缓解了当时社会矛盾,总体上是利大于弊的。
只是这种做法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如今却成了国内开发商的通用法宝,显得非常不合适。
期待这次孤勇们能够推动“现房制”落地。
喜欢的同学,记得收藏和关注我们:999f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