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下午,武汉市召开全市城市服务和管理精细化工作会议,汉阳区做经验交流发言。
近年来,汉阳坚持以“绣花功夫”绘就“城市之美”,久久为功、系统施策,聚全区之力打造赏心悦目的市容环境——2022年,大城管考核中心城区第一。今年,一季度大城管考核全市第一。2月,区城市管理执法局荣获“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先进集体”,是武汉城管系统唯一获表彰单位。

精治久久为功干在现场
精致汉阳的打造,从脚踏实地的“马路办公”开始。
主要负责人带头走上街头,沉下身子,一线发现问题,一线解决问题,城市建设管理主战场,就在大街小巷。

城管、建设、园林、交通、房管、水务多部门形成合力,将城市管理由城管部门的“单打独斗”转变为多部门的“联合作战”,推动汉阳城区面貌“每天不一样”。
去年以来,85块环境问题突出的闲置空地逐一整治,停车场、充电站等便民设施增多了,龙阳湖公园一期和半岛公园、四新体育公园等系列主题公园上新了,12个口袋公园现身市民家门口。
车友路等8条断头路被打通,鹦鹉小道等4条道路改造提升,知音大道两段滨江景观路建成通车,新增绿地315亩、花田花海225亩,人均绿地面积居中心城区第一。
精治密密针脚秀在细处
城市精细化治理,是坚持精准、精细、精湛标准,是细节决定成败,是日复一日的坚持。
走上街头,停车乱象正在大力整治,增补挡车桩,转运、清理、摆放共享单车,江城大道、龙阳大道成为示范路段。结合汉阳人文特色,通过人工手绘和“三防”贴膜对17条道路上的248个箱柜进行彩绘美化。
“小井盖、大民生”,去年一年,全区970余个井盖更换为防坠落、防盗、防弹跳、防沉降、防位移、防噪音的“六防”井盖,对主次干道的无障碍设施进行集中整治。
深入社区,邓甲菜场、太山市场等25家农贸市场提档升级。建立“一楼一档”景观照明电子档案,全面加强城市亮化照明设施管理和维护。
完善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全流程分类体系,建成20座垃圾分类收集屋,西部徐湾四台垃圾转运站提档改造,计划建设环卫智慧综合体项目。
汉阳以“路长制”为抓手,多措并举,让城管、市场监管、司法等力量作为“路长”及“路长助理”下沉街道,形成全科执法局面。破除“条块分割、多头扰民”的执法障碍,实现街面“一支队伍管执法”。
精治人人参与胜在共同
汉阳坚持科技赋能,打造全区群众共同参与的“信息化城管”。
在社区、小区、商业区布局打造143个“阳小驿”户外工作者驿站,为环卫工人等户外工作群体提供“舒心歇脚点”“续航补给点”,更把他们加入“大城众管”体系,共同缔造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
高标推进全市“一网统管”平台建设试点,整合各类市民投诉平台,接入区公安视频系统,集成燃气服务站点、垃圾中转站及停保场、建筑工地和物业小区的视频资源。
在全区424条路段建立全链条责任管理体系,依托“阳小驿”、路长工作室,实现线上线下联动处置,做到问题点位快速锁定,投诉信息快速派发,存在问题快速解决,即时解决率达100%。

让一线环卫工人加入“网格智能化服务平台”,以积分鼓励引导环卫工人及协管员发现、上报、解决责任区域以外的城区管理问题,创新理念破解“自扫门前雪”的困局。
“城管工作每天清零,精致汉阳建设时刻不能停歇。”汉阳区委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坚持人民城市理念,以钉钉子精神深化攻坚,以绣花功夫绣出城市精品,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大力推进乱停车整治、围挡整治、裸土治理、退桶行动、环卫清扫方式革命等五大行动,努力开创精致汉阳建设新局面。(湖北日报客户端 通讯员张盼)
喜欢的同学,记得收藏和关注我们:999f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