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2.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4.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5.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8.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9..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1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1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12.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明・吕坤《呻吟语・卷上》
1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增广贤文》
1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15.(译国家的兴旺衰败,每一个人都负有很大的责任。
1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17.(译为国家分忧时,比别人先,比别人急;享受幸福,快乐时,却让别人先,自己居后。
18.在学生掌握了“信达雅” 三字翻译目标和“翻译六字诀”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在文言翻译中的盲点,力图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解决翻译疑难的技巧,并通过训练验证这些技巧的可操作性,使学生能举一反三,从而增强文言文翻译的信心。
19.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 【教学设计】
20.掌握解题步骤翻译方法,学以致用。
21.学习必须身心宁静,才智必须经过学习(获得)。不学习就不能使自己的才学广博起来。没有志向就不能使自己的学习有成就。
22.一点寒光万丈芒,屠尽天下又何妨。深埋不改凌锐志,一聚风云便是皇!
23.轻烟浓雾,残花落败漫天舞。笙歌处处,夜寒彻骨,何处是归宿?
24.三杯浑白酒,几句话衷肠。何时归故里,和她笑一场。
25.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斜倚云端千壶掩寂寞,纵使他人空笑我。
26.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2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28.见侮而不斗,辱也。——《公孙龙子》
29.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子春秋》
30.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31.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译文:君子严格要求自己,而小人则千方百计要求苛求别人。
32.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33.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3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译文: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35.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36.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译文: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37.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38.小人之过也必文。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3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在温习旧的知识后,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可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40.读书本意在元元。 译:读书的目的应该是掌握了知识后为社会和大众服务,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升官发财。
41.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译: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有上百只手指,也不能明确指出哪一种声音来。
4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朝了。
43..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唐李白《赠韦侍御黄活裳二首》
44.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喜欢的同学,记得收藏和关注我们:999f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