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人物

拼多多创始人黄峥辞职了

2020年4月,黄峥成为互联网排行第三的新贵。第一名是腾讯马化腾,第二名是阿里马云,第三名是拼多多黄峥。此前,电商市场风云争霸后的格局已定,淘宝、天猫成为最大赢家,而黄峥带领拼多多杀出“巨头“重围,把一家公司做到4500亿只用了不到5年。

拼多多的快速增长来自于”拼好货“的新思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个创意则与黄峥的成长经历有很大渊源。

黄峥小时候家境普通,过得拮据。母亲买菜的时候会为了一两块钱去据理力争,因为在她看来,时间是最不值钱的。即使在后来家里条件转好,母亲的这种思维依然很难改变。于是黄峥明白,“占便宜”是人性,我们不要跟人性作对。

拼多多的”拼团“模式首先从水果这个细分业态切入,延伸到电器、家居等各个品类。抓住“占便宜”的心理,黄峥的拼好货很快崭露头角。腾讯看到投资前景,立刻注资,加持了拼好货的发展,一跃拼好货成为不可忽视的电商力量。

但上月发布去年四季度业绩的拼多多,给了市场一个“惊天大雷”:黄峥辞去董事长职务。黄峥在2021年度致股东信中表示,辞任董事长后,将投身食品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财报发布后,拼多多股价一路崩跌。

对于黄峥辞去董事长一职,摩根大通认为,这可能带给拼多多两方面的风险:

  1. 黄峥离开后的管理层,能否继续执行拼多多新的策略。
  2. 当下的拼多多,面临更为严峻的外部竞争和监管环境,新的管理团队能否适应并且对不可预测的风险做出及时回应。

在商业模式上,拼多多正在从一个轻资产的3P电商(即第三方卖家)转变为一个重资产的1P电商(即供应商卖家),即对于不愿意在拼多多上开设店铺的商家,拼多多会自行在这些商家采购商品,然后在平台上贩售。

在摩根大通看来,未来几个季度的业绩对拼多多至关重要,关系到拼多多是否能够进一步扩大其可用市场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