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动态

新疆棉事件出圈后,几家欢喜几家愁。曾经在潮鞋鄙视链末尾的国产球鞋,一跃成为潮流新贵。一双参考价1499元的李宁牌旧球鞋“李宁韦德之道4全明星银白款”,在某购物平台上被标价48889元,价格上涨了31倍。

有的鞋贩子借机大赚一笔,而有的鞋贩子则没这么幸运。最近,囤积耐克的鞋贩子,随着压货严重、鞋价格、下跌,一部分损失已过百万。

肯定有人好奇,炒鞋是如何赚钱的呢?

小盒子可以简单地告诉大家,炒鞋就跟炒期货一样,都有赌的成分。鞋贩子提前一两个月预定货品,低价囤入可能成为爆款的鞋子,但这基本属于盲订,大赚靠运气,大亏就是命了。

事实上,鞋子的溢价主要靠品牌方引导,消费者有消费需求,炒鞋客在中间只是一根小柴火。

我们微信里能加到的鞋贩子,属于面向C端的炒鞋客。当然也有人将炒鞋做成B端生意,只赚取平台固定的服务费用,不论鞋子的价格涨跌

做B端看似旱涝保收,实则弊端重重。重资产运营很烧钱,要自己筹建仓库,做寄存仓储、全平台销售、调货、瑕疵修复,前期还要教育市场,积攒卖家资源。新疆棉事件后损失最大的,正是B端鞋贩子,仓库每日都面临几十万的成本。

总之,即使没有新疆棉事件,炒鞋赚到钱的依然也是少部分人群,大部分都成为了买卖中的“韭菜”。炒鞋就跟炒股一样,越来越多人进入市场,只能说明风险在提高。当大家都觉得有利可图的时候,往往就到了被收割的时候。